郑嘉回头一看,是墨家最年长的女弟子林缬。林缬是魏人,出身旧晋国贵族。当年赵、魏、韩三家大夫把持晋国朝政并驱走国君的时候,林缬的先人由于是坚定的国君派,所以被三家大夫找了个理由革去了贵族身份。如今三家分晋都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,林缬也早就是平民了。她是墨子创立墨家时,最早跟随墨子的弟子之一。
林缬是个清秀端正的女子,却有着高贵端庄的气质,祖先的贵族血统仍可以在她身上看到。而且她虽然年岁不小,但富有一种成熟女子特有的韵味,反而比她年轻时更有魅力。只见她走过来,对中行静和郑嘉说道:“你们两个,在这里也帮不上师兄们,赶紧跟我去整理工具材料。”两个女孩连忙答应,跟着她向机关工坊后面的仓库走去。
墨家的女弟子数目不多,成年女弟子除了在各国担任喉舌、与同是墨家弟子的夫君去列国定居、或者去守城的之外,都留在墨家书院。现在作为工匠和机关师留在书院的女弟子,只有林缬、姜橼二人。
林缬和姜橼是墨家年纪最大的两位女弟子,今年都是四十出头,是墨家出色的机关设计师。墨家弟子的守城器械,不少就是出自她们的创意。她们两个平日里还要负责照顾年轻的女弟子们,外加管理墨家书院的后勤工作。不过她们都没有结过婚,所以倒也把年轻弟子们看作自己的孩子,如同母亲和姐姐一般照顾他们。
林缬带着中行静和郑嘉走进了仓库,只见几位年轻男弟子正在整理工具,姜橼正在一旁造册记录。听到有人进来,她抬起头,看到是林缬三人,便开口道:“林师姐,中行师妹不是在前面帮邓陵子吗?怎么过来了?”姜橼出身平民,年轻时是个极出色的美人,不知道这样的女子是不是为了什么特殊的原由才进入墨家的。不过现在的她,已经是美人迟暮,但温和富有母性的气质,倒是二十年如一日。
林缬笑笑:“还不是又惹祸了,把范成新做的机关弄倒了。我看与其让她在前面,还不如回来帮帮我们两个,也省得邓陵子回来说她。”说完她忍不住笑了起来。其实她们都知道邓陵子舍不得训斥中行静,不但因为中行静是机关术奇才,更因为她年纪小,被大家看作小妹妹。而且对严谨的墨家弟子来说,偶尔年轻弟子犯个小错是可以宽容的,也算给平静的生活加点料。林缬这么说只是开开玩笑。中行静站在一旁,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。
姜橼又看看郑嘉,问道:“郑师妹,你不是跟着相里勤整理书简吗?怎么过来了?”
郑嘉行了个礼,答道:“姜师姐,相里师兄见工作进展得很快,就放了我们一个下午的假,过来帮帮机关工坊的师兄师姐们,结果就被林师姐带来了。”
姜橼从书案边起身:“相里勤那家伙还算有点良心。中行静、郑嘉,你们两个去把那边连弩的机括整理起来,装到箱子里,之后报个数给我。”
两个女孩应了一声,就去整理机括了。连弩是墨家机关坊的得意作品,不光射程远,而且准确性高,生产和制造都是以标准化方式进行的。几乎每一把墨家的连弩都是一样的,上面任何的一个零件坏掉都可以用完全一样的新零件替换,颇有现代枪械的制造理念。因为墨家弟子常年帮人守城,所以连弩是除了剑外墨家产量最大的武器。
机括在仓库里堆了满满的一个角落,据郑嘉的初步推算至少有上千之数,很显然一个下午是整理不完的。但能整理多少是多少,她和中行静一人拿来了一只小木头箱子——机括是完全由青铜制造的,体积不大却颇有分量,如果装满一只大箱子的话恐怕两个成年男子都抬不动。她们在箱子里面垫上一些麻布,才开始将机括一个个地放入。
装满之后,再将箱盖用蜡密封好,免得水气进入让青铜生锈,最后在箱外用笔写上名称和数量。忙了一个下午,她俩才好不容易整理好了一半的机括,剩下的只能等以后了。姜橼登记后,又叫来了负责装行李的师兄,将成箱的机括拿了出去。
就这样,全体墨家弟子在忙碌了近一个月后,才整理好墨家书院的所有行李。此时除了日常使用的衣物、被褥、武器、炊具外,都已经封箱装车。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晴朗夏末,全部准备就绪后,墨家书院的大搬迁开始了。要离开书院的弟子,也在同一日启程奔赴各国。
一个大门派的搬迁,在任何时候都是大事,有时候甚至还会受到政府的种种阻拦。但墨家要离开魏国,魏国的朝堂上下居然无人有异议。也许,像墨家这样专门给统治者捣乱的平民团体,政府在无力处理它们时,也就只好眼不见为净了。既然墨家主动要走,乐得省事的魏国国君魏武侯大笔一挥,让函谷关的魏国军队给墨家放行。
墨家的机关术,不光运用于战争,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应用。此时的中原没有后世所谓的“沙尘暴”,而且中原几乎不受台风的影响,很少有七级以上的大风,所以如果房子比较矮的话,没有地基也不要紧。秉承了墨家强大机动性特点的墨家书院,除了最主要的建筑——书斋外,宿舍、仓库、工坊,清一色都是机关屋。机关屋都是单层建筑,下方有着巨大的木质轮子。平日里将轮子放下来,机关屋就可以稳稳地停在地上供日常使用;需要搬迁时,将轮子升起,再用牛、马一类的大牲口牵上,就可以轻易地移动,方便战时的隐蔽和转移。